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源消费仍在刚性增长,实现“双碳”目标减排量大、时间窗口紧,能源持续发展中实现大规模减排面临巨大挑战。业内普遍认为,实现“双碳”目标是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体系优化同频共振的过程,实质上是在一定碳排放配额下,对工业、交通、建筑与能源、电力行业转型责任的分配问题。
按照国网能源研究院的分析研究,我国终端能源消费预计在2030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峰值约为42亿吨标准煤。石油和天然气终端需求依次在2030年和2035年前后达峰,煤炭消费稳步下降。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吴谋远日前在“六铺炕能源论坛”上表示,碳达峰碳中和阶段的能源转型特征存在显著不同:2030年以前,能源转型以增量替代为主,呈现出煤炭平稳、石油放缓、清洁能源加快的特征;碳中和阶段能源转型以存量调整为主,表现为非水可再生能源对煤炭和石油的替代,化石能源利用规模明显下降,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电力体系逐步形成。
“电力供给清洁化水平是协调电力碳达峰与其他行业碳达峰时序的关键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策略,实现工业、建筑、交通、电力等部门的碳排放梯次达峰至关重要。”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王耀华表示,当前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38.5%,工业、建筑、交通等终端部门电能替代获得清洁环境效益的同时,会带来全社会综合碳排放的增加;当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40%,终端部门电能替代可适当降低全社会碳排放峰值,但电力行业碳排放增加;当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60%,加快推动终端部门电能替代有助于全社会各部门快速减排。
王耀华指出,结合电力供给清洁化预期水平看,电力行业碳排放晚达峰有助于更好统筹电力安全供应保障与全社会碳减排进程。从直接碳排放看,工业部门(含工业过程)能在“十四五”达峰,建筑部门在2025年前后达峰,交通部门在2030年前达峰,由于这些部门碳排放的压力通过电气化转移到电力部门,所以电力部门碳排放会在2030年以后进入峰值平台期。“经过3—5年,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基本形成,新能源对火电更深度替代,电力碳排放也会快速下降。”